J9.com景观设计中的居住行为心理

  新闻资讯     |      2023-12-23 15:49

  J9.com近几年,小区的景观设计处于百花齐放的阶段,如同一个异彩纷呈的大舞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缘于地产商售楼的需要。然而,当回到平静如水的日子中,景观才慢慢展现其本质,给人的感觉也变得平实而自然。

  住区景观设计直接影响居住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家的感受J9.com。我们所谓的居住行为心理,主要是指居民在自己的居住地(这里指小区)的一些日常行为以及心理体验。只有把握住了这个心理,景观设计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上了一天的班,或者出了一个星期的差,终于回到家,感受自然不同。好的景观设计,应该从小区大门的视线景观开始,一直到进入入户大厅。整个过程就是一条愉悦的回家路,我称之为“三重洗礼”。

  第一重洗礼是入口空间。标志、提示、通过,这是入口的三大主要功能。入口在景观上存在看与被看的视觉关系,在意识形态上更是一种符号、一个象征。入口应该带有一定的标志性,如同告知居民“你回家了”,使人产生归属感。入口还应有对景,视线通透,给人良好的视觉景观。

  第二重是沿途公共空间,其景观应以愉悦人们的心情、营造“家”的温馨感受为原则。这个空间是指主要道路空间、公共绿地、公共广场。道路空间景观往往被设计师忽略,其实它承载了众多的心理期望,如回家路上会希望看到孩子游戏的身影。而访客对小区最大的了解也来自沿途景观。

  因此,我们要注意在路旁营造一个变化的空间,使之满足人们各种生理、心理的需求。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讲究步移景异,讲究沿途空间的收放和空间的转换。小区景观也应吸收园林的设计手法,设计出有趣味、有层次、有变化的沿途公共空间。

  第三重是入户前区。该区域包括楼前小院、入户广场等形式,其设计应给住户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同时强调领域感与归属感。一个私密性较强的小庭院,几把休闲椅、一个凉亭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住区环境不同于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它将被小区居民重复使用,设计时更应考虑居民的行为心理。居家休闲的主体人群由老人和小孩组成,设计中应考虑他们的需求,兼顾周末居家休闲的人群。提供多样丰富的休闲空间,使人们的家居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住区内部的大量日常休闲活动,是居民的散步、逗留、观望、交谈等,多数都与室外公共设施及可吸引人们驻足的小尺度空间有关。一般来说,一个小区需要的休闲场地包括:一定面积的广场,供晨练与驻足聊天;儿童游戏场;小尺度的休闲空间;健身区;泳池等。当然这些设施不一定要全,需根据小区规模以及实际情况予以选择,不能只要功能不要景观J9.com,也不能只要景观不要功能。有些小区的集中绿地面积很大,种满了花草,人们只能观赏而不能进入,使用率很低;即使设计加入了一些步行道J9.com,人却无法驻足停留,缺少交往场所。较好的做法是将观赏与休闲相结合,创造参与性强的景观绿地。

  同时设计中要善于灵活使用空间,在小区的环境设计中应该充分关注架空层以及楼宇周围的零碎空间,给它赋予使用功能。这些零碎空间对于景观的整体营造作用不大,但如果利用好,赋予一定的功能,就会大大增添区域的活力。例如在住宅的山墙边———这里常被称之为消极空间———如果设置凉亭、安排坐椅,利用景墙加以围合,再配上绿色植物进行美化,就形成了一个十分优美、温馨的交谈场所。还可以利用楼宇之间的空间,作为儿童游戏场或者搭建长廊,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玩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