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com未来的折射——活化城市滨江住区:以上海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为例 ​​张扬 时代建筑2022年第4期

  新闻资讯     |      2023-12-26 16:37

  J9.com原标题:未来的折射——活化城市滨江住区:以上海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为例 张扬 时代建筑2022年第4期

  《时代建筑》从创刊伊始便以不同形式关注富有创意的中国当代建筑作品,我们坚持选择建成作品,关注其创新性和探索性,并重视其完成度和现场感受;坚持第三方评论为主,推动建筑评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每期作品栏目在作品选择上尝试走向设计探讨上有相对共性的可能性,在评论文章的作者的选择上,力求其研究背景与作品的设计探索有一定的相关性。

  现代城市是以有机生命体形式存在的,而居住建筑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借用衡量城市健康的“活力”“感知”“适应”三个维度,分析研究住区的品质,通过系统剖析三湘印象名邸项目的设计,从滨江沿岸活力的激发、设计增加住区的辨识与感知、住宅建筑对环境与人的双向弹性适应性三个方面,揭示了住区与城市的共融需求,指明了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基本发展理念。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建筑设计的初心是“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也将是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方向和总原则[1]

  在全面均衡发展的基调下,城市发展为有机生命体,促进城市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力,兼容多元价值观和人本思想,是衡量城市“健康发展”的标准[2]

  [3]。城市整体作为一个生命体,渗透影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思想是城市设计不应止步于物理空间的层面,而需要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思考。这五个维度可以转译为五个关键词,分别是城市建设(活力)、城市风貌(感知)、城市功能(适应)、智慧城市(连接)和城市治理(控制)。活力即城市形态的基础,城市为市民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类资源,提供人类和生态以安全、协调的环境。感知包括了地标、自然等人与环境的互动,且代表了人对空间的有机感知。适应意为对当代城市和居住者的功能性体现,也是对未来的功能进行弹性(resilient)预留。连接指的是城市级别的物理及数字信息上的联通。控制则指的是对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包括了公众的参与和监督[4]。如果说城市是生态骨架,那么建筑就是其中的组织,而居住建筑更是最重要的细胞单元。凯文·林奇的理论不仅可以作为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建筑层面亦大有借鉴的空间和潜力。相较于连接和控制这两个宏观视角,活力、感知和适应三者在微观、中观层面能够对居住社区提出更具导向性的发展建议。居住建筑是人民日常生活中切身体会最多的建筑空间,设计师以活力性、感知性和适应性的特征为导向对居住空间进行设计,达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愿景[5]

  在近年的高速发展中,科技进步引领设计方法变革,各类新的技术和理念的利用让住宅跟随城市一起,进化成适应且可以自我升级的有机生命体。此处的有机生命体是双重涵义的,不仅是对自然的亲近,更是对人类本身的亲近,是对人类生活需求的回应,让住宅同样具有活力、感知和适应的特性。住宅沿袭了城市的特征:居住的多样性环境和人群赋予其活力,对自然友好的设计给居民带来宏观和微观尺度上的感知,在适应气候环境的低碳化设计和适应使用者的舒适性设计中取得平衡。城市与滨江环境的高度融合让居住空间的适应性更强,使结构设备的设计更加具有主动性,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亦体现在其中[6]

  本文以上海三湘印象名邸住宅项目(见图1)为例,选取活力(vitality)、感知(sense)、适应(fit)三个维度入手,通过系统性深入的剖析,结合科技应用让住宅融入城市,激发滨江活力、增强社区感知、提高建筑与环境和人的双向适应性,构成未来美好生活的诗意栖居。

  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城市愈来愈成为一个开放多元的有机活力体系,体现在各个层面的共享。城市的滨水空间是人、构筑物及自然的融合空间,体现了现代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及复合性。正是这样的共享复合,给滨江岸线]。

  上海的前滩地区是以世博会为核心的黄浦江南部滨江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演绎出环境生态型、功能复合型的城市核心滨水区。整个区域采用混合街区和建筑综合体的空间布局模式,融入多样功能,突出人性化,增强吸引力(见图2)。人居空间的置入增添了浦江沿岸活力热点,紧密的空间形态使得城市服务效率更高,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在这里激发出活力和创新,保持一定的居住密度和使用强度促进了人的行为活动和空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8]。

  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位于前滩地区黄浦江的最前沿J9.com,它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滨江岸线,为岸线提供了丰富的城市界面特征(见图3)。小街区的规划图底关系所带来的空间连接性、渗透性,为滨江空间注入活力,形成一个开窗见绿色、慢步进公园、四季闻花香的活力社区。建筑、社区、街道、公园与黄浦江相互交融,激发出活力

  建筑环绕社区花园形成围合街坊,组成紧密的城市肌理,同时延续了城市街区的网状结构。项目强化滨水建筑界面的通透性设计,该区域规划的“九宫格”小街区本底,将内外生态环境融合一体,营造出蓝绿互融的良好空间感观,垂直于江面的密路网自然形成了城市层面的视觉通廊。用地的西南角释放出城市转角空间,形成行人友好的开放场所,增强了城市活力界面(见图5)。建筑底层局部进行架空处理,使得社区内部森林景观渗透到城市之中,与前滩休闲公园蓝绿互映,增强街道空间的围合感。

  设计用公建化的建筑立面回应滨水城市界面,建筑外部轮廓尽量减少凹凸,打破传统居住建筑立面的细碎感(见图6)。住宅的山墙之间被塑造为积极空间,使得社区内部花园与外部的前滩休闲公园及黄浦江形成积极的对话。场地内的天际线和谐融入前滩地区的空间一体化界面,统一了周边地块的肌理,避免城市空间的阻断。同时建筑的表皮成为滨江景观的呈现要素和组成部分,北侧临江设备平台采用鳞片百叶,在微风吹动下形成建筑动态微表情,塑造出黄浦江沿岸完整、简洁和细腻的建筑风貌。设计既保证了城市空间的连续性,也丰富了滨江岸线的多样性,构成了城市生命体中的柔性与活力界面。

  人们通过外在的建筑形象,以及身在其中的体验来感知和辨识社区。人们对于传统住宅的感知趋于单一。功能雷同、单元复制、矫揉造作的装饰,使得传统住宅立面琐碎而丧失整体感,单元式的立面表达,已不能满足城市的升级和居住品质提高的需求。居住建筑千篇一律的装饰部件充满了符号与象征,这种形式的贴图和意义附加反而牺牲了建筑的真实性,建筑的本体“建造”“秩序”“美学”常被忽视,进而使建筑学的内涵变得模糊。三湘印象名邸(见图7~14)摒弃了这种符号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技术的提升、高度集约化的设计,打破传统住宅形式单一的束缚,突破了人们对传统住宅的固有感知。项目通过清晰的建造逻辑以及精细化设计,将复杂的系统完美集合在一起,外立面营造出简洁的秩序感,独有的公建化立面形象,表达出独特的滨江建筑表情,具有极强的可感知性。

  项目重视比例J9.com,精准把控尺度,删繁就简,以一种简洁的姿态与其他建筑共同塑造区域城市形象。南向主立面面向内部景观开窗见绿(见图8),北向坐拥一线江景,落地玻璃结合建筑水平构件条理明晰,简洁而不再有繁琐的装饰符号,突破传统住宅北立面的沉闷,成为城市街道的重要景观面。建筑师利用装配式一体化整合设计,例如基于模数化附带外遮阳的系统窗巧妙隐藏了外露构件, 使建筑外立面平整有序,虚实有致,层次清晰,也让建筑形象具有高度辨识性,忠实反映出建构秩序(见图9)。

  的望江起居空间(见图10),实现了无梁无柱,客厅、餐厅仅转角处保留一根圆角柱,全方位引入黄浦江景(见图11)。空间的灵活布局,已超越普通住宅意义上的功能诉求,更多地是精神与体验的多维感知,室内与室外的高度互动,拓展了家庭场景的可能性,提升了居住的感知体验。

  ,其空气质量决定着使用者的体验感受。设计通过计算机模型不断优化卫生间的排放方式,结合幕墙的百叶设计进行模拟仿真比较,在满足外部美观的基础上,使得室内通风舒适度达到最佳。这种利用科技提高设计精细度的方式,是未来居住微观体验提升的有效路径。

  三湘印象名邸项目通过空间布局、建筑外观、室内空间和建筑细部激发出人们对于传统居住建筑在新时代的复合性感受,以清晰可辨的环境感知、独特的建筑形象、特殊的空间布局、具有手工感的细节在人们脑海中形成了精确的“可意象性”图像;如此一来,项目摆脱了千城一面的住宅立面表皮,对城市界面的丰富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居住社区也拥有了强烈的感知性(见图12)。

  [10]。二是建筑适应人类,空间环境适应人的舒适度需求:通过自动化的大数据收集空间信息和用户调整信息,指导智慧建筑以适应住户的未来生活,这也是对未来的建筑空间使用进行弹性调整的基础。

  。建筑传统的现场施工方式会产生诸如环境污染、水资源浪费、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等问题

  。项目利用数字平台,控制外墙保温一体化装配的产品质量水平,在设计中集成建筑、结构、水暖电等各专业进行管线综合、净高控制、留洞校核。所有预留洞口、管线在构件图中均精确表达,使工厂能够精准制作构件,以此减少返工和资源浪费。以建筑师为核心的综合协调,提升了建筑的环境适应性J9.com,在确保项目最终效果的前提下,施工多以绿色方式进行,完成其关于减碳和气候变化的承诺。通过对舒适度的及时响应,建筑可以适应未来居民对住宅多元变化的需求。项目搭建的智能家居平台在建成后,对社区进行大数据管理,对建筑在运行中的各类情况及时发现并报送给管理人员,积累大量运行数据和用户反馈,针对性地提升居住质量[13]。以空气系统为例,健康空气系统是空间舒适性的重要保障措施,项目的健康空气系统尝试采用了“毛细辐射空调+地送风+全热回收”的智能系统,并在住宅内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调节,持续保障空气品质,可以根据用户的生活习惯,匹配用户特定的生活模式

  。居住建筑对多样化生活模式进行弹性适应,既利于建筑绿色环保节能,又体现出科技住宅居家功能适应性和未来弹性调整的特点[15]。5 结语与展望

  在过去30年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居住建筑也在快速迭代。城市的三大特征即活力、感知和适应,以居住建筑为载体,在上海滨江区域创造出一批科技化、系统化的高品质住宅,这些是新时代先锋住宅建筑的发展方向,符合新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其中所具备的低碳化特征更是对中国完成碳中和与碳达峰的目标大有裨益。未来的城市中,优质的滨江住宅建筑除了强化科技的演进、亲生命性和低碳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更加关注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公共利益。在上海“2035”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的规划中,住宅对于滨江资源的单方面索取,将被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双向供给所替代。例如位于黄浦江世博滨江板块的保利世博府,项目的建设摈弃了“大拆大建”,选择了有机更新的形式,延续了上海港机厂和世博会的历史文脉,使之成为世博滨江岸线上的重要城市节点与历史记忆。世博村再利用既有建筑的结构构件,融合现代化的居住需求,不仅回应了活力、感知和适应三大特征,更体现了对城市文化的尊重(见图14)。这些面向未来的滨江住区具有历史传承性、双向供给性、绿色持续性的明显特征,为上海城市人居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章明,白雪燕,江嘉玮.有机思想、有机城市与有机更新[J].时代建筑,2021(04):50-58.

  [5]王建国,庄维敏,孟建民,等.群论:当代城市·新型人居·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20(Z1):27.

  [6]龙晓露,杨建觉,刘立志.浅析住宅立面公建化的利弊[J].城市建筑,2014(04):220.

  [7]陈明虎. 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建筑师的立场看滨水住宅区域的开发[J]. 建筑学报,2006(1):63-65.

  [8]赵宝静,朱剑豪,邹钧文.水岸让城市更美好——黄浦江两岸地区规划建设的思考[J].建筑学报,2019(08):1-6.

  [9]郭鉴.生态型、复合性城市滨水区城市设计——以上海黄浦江沿岸前滩地区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2(05):55-60.

  [10]王天立,于遨坤.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变迁[J].住区,2021(03):106-112.

  [11]张健.上海高端住宅技术构成及应用分析[J].住宅科技,2019,39(11):83-87.

  [12]龙惟定,梁浩.我国城市建筑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探讨[J].暖通空调,2021,51(04):1-17.

  [13]王俊,赵基达,胡宗羽.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土木工程学报,2016,49(05):1-8.

  [15]李永琳,姜玉东,左恒原.基于BIM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J].建筑电气,2022,41(02):11-14.

  [16]傅筱.一种对相互关系的推敲 BIM作为建筑构思和深化的设计工具[J].时代建筑,2013(02):26-29.

  第4期 研究推动设计张扬《未来的折射——活化城市滨江住区:以上海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为例》,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者简介:张扬,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四院 院长助理,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 刘小虎、张康雯、胡辞、陈秋瑜.山水即离:评武汉琴台美术馆[J].时代建筑,2022(04):80-89.

  [6] 郑慧瑾、张佳晶.关系、算法、平衡:犬舍的多重类型探索[J].时代建筑,2022(04):128-135.

  [7] 李憬君、王飞.走向互联网传播的“新建筑学”:评天涯书局[J].时代建筑,2022(04):136-141.

  [8] 林京升.一波涟漪绘春水:万事达镇江工厂设计实践的若干解读[J].时代建筑,2022(04):142-149.

  [9] 张扬.未来的折射---活化城市滨江住区:以上海三湘印象名邸项目为例[J].时代建筑, 2022(04):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