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com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新闻资讯     |      2024-02-05 00:39

  J9.com为合理布局我市各类用地,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加快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发展和村镇建设步伐,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和《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总体规划提出我市的城市性质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

  规划到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为1180万人,常住人口非农比例为84%。全市城镇建设用地103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04平方米。到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995万,常住人口非农比例为75%,全市城镇建设用地795平方公里。

  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实现集约式发展,对市域空间资源进行统一、高效管理,规划将市域划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都市发展区是城市化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布局金融、商贸、工业、居住、游憩等城市功能。都市发展区以外环线为基本界线,东到阳逻—双柳—左岭—豹澥一线,西到走马岭—蔡甸—常福一线,北到天河—横店—三里—武湖一线,南到纱帽—金口—郑店—五里界一线平方公里。农业生态发展区以山体、森林、水域、湿地等生态资源和基本农田保护为主,是我市的生态安全屏障。

  利用长江、汉水交汇,河湖密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城市空间相对均衡的拓展趋势,依托对外交通干线,通过生态绿地分隔,在都市发展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多轴多心”的开放式城市空间结构。

  依托区域通干道和轨道交通组成的复合型交通走廊,由主城向外沿阳逻、豹澥、纸坊、常福、汉水、盘龙等方向构筑6条城市空间发展轴。整合新城和与之联动发展的新城组团,形成东部、东南、南部、西南、西部和北部等6大新城组群。各新城组群是武汉城镇化的重点发展区,承接主城区疏解的人口和功能,带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设施共享、分级配套、服务便捷的原则,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各组群间以道观河—大东湖、木兰山—武湖、府河、长河—后官湖、鲁湖—青菱湖、梁子湖—汤逊湖等生态绿楔和开敞空间相隔离,共同构成都市发展区以交通为导向的有机生长的城市空间拓展形态。

  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五个统筹”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我市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两业并举”,增强“两通优势”,开拓“两个市场”,实施“两大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和谐城市。

  基本建立与特大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新型产业体系,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框架和适宜居住创业的城市环境,强化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中、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城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等方面走在中西部前列,使我市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为85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90.3万人,农业人口267.7万人,城镇化率68.8%。规划至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99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45万人,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150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75%,城镇人口745万人。至2010年,全市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28平方公里,达到795平方公里。其中,都市发展区新增建设用地112平方公里,全面完成主城区旧城改造。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人均居住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

  我市“十一五”期间城市空间布局的总体框架为:“一区两带”。“一区”是指基于“三镇均衡发展”思路,大力建设武汉新区。重点启动汉江沿线综合开发、四新中心区建设、汉阳旧城风貌区改造,实施“六湖连通”水网建设,构筑现代化滨水生态城市景观;“两带”是指依托长江水道建设长江两岸经济带,依托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现代服务产业带。

  长江两岸经济带是我市城市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的重点,也是武汉“江城”风貌的代表。大力建设沿江快速通道,延伸两岸江滩绿化带,置换开发江岸车辆厂、武昌车辆厂、谌家矶等地区,推进阳逻开发区、北湖化工新区、武湖生态农业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出口加工区)、澳洲产业园的产业发展,形成上至纱帽、常福、金口,下至阳逻、北湖、左岭的综合性经济发展带。长江两岸经济带也是我市景观建设的重点区域,应通过高层建筑的合理布局与相互协调,形成符合我市城市特色的沿江景观。

  现代服务产业带是武汉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的聚集区,也是现代城市功能的代表,应抓住轨道交通2号线建设的机遇,整合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实施地上地下立体开发,建设王家墩商务区、汉口中心商业区、中南行政商务区,推进东湖高新、豹澥、九峰等城市功能区开发,保护东西向山系;实施沙湖周边地区综合开发,提升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形成西至常青花园、金银湖,东至大东湖风景区、“中国光谷”,并辐射带动宋家岗、天河、流芳、藏龙岛等地区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带。

  同时,规划建设首义文化区,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整合完善后湖、南湖、金银湖、东湖等居住区,创建城市和谐社区;建设武汉火车站,改造汉口、武昌火车站,展示城市文明窗口。

  努力塑造多元化的居住社区,建立完善的住宅供给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提高居住区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化配置水平,建设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生活舒适、配套齐全的新型社区,全面提升我市人居环境和住宅建设水平,创造宜居城市。

  规划到2010年,基本完成主城区旧城改造,建成住宅4450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住宅成套率达到90%,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80%。

  按照“环境优先、人口疏散、交通导向、居职相对均衡”的原则,依托公交干线和快速轨道交通,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区域相对集中布置居住用地,建立居住、就业、服务相对平衡的空间结构体系,引导主城区人口向外围疏散,形成分布合理、配套完善的居住用地空间格局。

  主城区内鼓励高层、低密度、高绿地率的住宅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格控制零星建房。继续推进后湖、南湖、古田、东湖等大型居住区建设,新建四新、白沙、十升等大型居住新区,完善站北、关山、青山等居住区的环境和配套设施建设。各远城区依据实际需求和各区的综合土地供应指标,重点启动滠口、东西湖、常福、阳逻等重点地区住宅区建设。

  新建居住区应集中成片开发,保证住宅建筑合理间距、增加公共绿地、预留充足的停车泊位,并同步配置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等公共设施。适当利用武汉丰富的山水资源,改善居住区环境。

  加大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力度,优化大、中、小型住宅供应结构。普通商品住房在满足居民一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住房舒适度和功能配置,为广大居民营造安居乐业的舒适生活环境。适当提高经济适用房比例,结合后湖、古田、青山、常青等居住区进行安排。

  建立廉租房供应制度,扩大廉租房的覆盖范围,解决低收入居民的安居问题。建立健全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的廉租房资金来源渠道,采取租金补贴、配房租赁和租金核减等方式,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并举”,鼓励区级经济发展,实施主城区“优二进三”和新城组群“强二增三”战略,实现从老工业基地、传统商贸重镇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转变。巩固发展传统优势工业和服务业,通过传统制造业、先进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四轮驱动”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发挥区位和科技优势,强化研发、管理和控制功能,形成中部地区经济最发达、技术思想创新最活跃、国际国内交流最集中的产业平台。

  规划按照“突出产业集群式发展、新工业区拓展与老工业区改造相结合”的模式,由内到外分层集中布置都市型工业园、大中小型工业区和工业点,结合5大产业聚集区,形成沿江和垂江“十字”型工业布局形态。

  严格限制二环线以内的工业发展,逐步搬迁改造现有工业企业J9.com,按照职住平衡的要求,可适当保留少量小型工业点;控制二环线和中环线之间的工业发展,调整改造工业用地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型工业园;中环线与外环线之间的地区是工业发展的重点地区,吸纳整合主城区迁来的零星工业,按照工业门类,聚集发展大型工业集群。

  规划到2010年都市发展区工业用地总规模达到145平方公里J9.com,新增工业用地37平方公里。

  都市发展区规划形成大中小相结合、层次分明的工业体系:大型工业区包括青山、北湖、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吴家山工业区等5个,以钢铁、化工、汽车制造、光机电、食品加工制造等产业为主;中型工业区包括龙口、纸坊、石咀、常福、黄金口、金银湖、姚家山、阳逻、滠口、汉正街都市工业园等10个;小型工业区包括谌家矶、武湖、金银潭、纱帽、军山、金口、左岭、邾城、前川、大花岭、横店、江汉、洲头、白沙洲、堤角等15个。

  农业生态区形成以中心镇和一般镇为主体的工业点体系,重点发展前川、邾城2个工业园区。

  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思路,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推进我市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市级重大设施和贴近市民的居住区级设施建设,既能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水平,又能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规划至2010年,都市发展区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0平方公里,人均文化设施用地由0.5平方米/人增加到1平方米/人;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由0.3平方米/人增加到0.5平方米/人。

  启动王家墩商务区开发,形成400万平方米以上的建筑面积。建设四新、杨春湖副中心,完善鲁巷副中心。实施武商地区改造,完善汉口中心商业区功能。推进中南路、钟家村等商业中心的升级,实施汉正街商贸区、龙王庙商贸广场等重大商业项目,发展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商业街,完善后湖、南湖、金银湖等大型居住社区的商业中心体系建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做好商业网点规划实施工作。

  以举办2007年“八艺节”为契机,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三馆两中心”为主体的大型文化艺术工程建设步伐。

  推进武汉月湖文化艺术中心、湖北艺术中心两大国家级艺术中心建设;扩建市图书馆,新建湖北图书馆、湖北省艺术馆、省地方剧院,实施中南剧场迁建等项目。完成市美术馆改造建设;新建市档案馆;续建武汉广电中心、青少年宫音乐厅,改造和平剧场、人民剧院、黄浦礼堂、湖滨剧场等一批现有的音乐厅、剧院等场馆,新建后湖、南湖、沌口等3个区级文化场馆,改扩建武汉科技馆、人民剧院、胜利街群艺馆以及其它区级文化设施。围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基本完成首义文化区建设,启动中山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新建一系列贴近市民生活、方便市民日常使用的社区文化中心,供地规模约70公顷。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完成武汉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塔子湖体育场馆一期工程、二妃山体育训练基地、汤逊湖水上运动中心等体育场馆建设,新建汉阳区体育场、洪山区体育中心等全民健身中心。

  至2010年主城区和有条件的远城区体育硬件设施达到“两场(5000座以上体育场、灯光球场)、一池(游泳池)、一房(室内综合训练房)”标准。

  新建、扩建各社区体育运动和健身场地,形成面向大众、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系统,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为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保持我市在全国的科教中心地位,规划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业余教育,强化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合理建设盲聋哑等特殊学校,建设学习型社会。同时,结合城市布局的变化,进行中小学的布局调整,优化布局结构。至2010年,全市建成45所市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推进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其中主城区新增中小学12所,迁并中小学15所。

  结合武昌地区大专院校的发展,推进黄家湖—汤逊湖地区“大学城”建设,进一步整合高校资源。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职学校,建设一批国家级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国家级社区示范教育基地、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警察技能训练基地等一批教育培训项目。

  按照《武汉市普通中小学布局规划》基本完成主城区范围内学校建设的规范化要求,新建学校达到小学24班、初中24班、高中30班的办学规模要求,全市80%以上学校完成用地达标建设,在城市新拓展区按照需要均衡布局学校。通过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将使全市中小学建设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同时,按照社区单位配套建设幼儿园。

  支持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基地。筹建武汉科技博览中心,启动建设P4实验室、电动汽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以东湖、沌口、吴家山等3大国家级开发园区为载体,建设以企业为主的科研技术创新体系。在汤逊湖产业园、黄浦科技园等地布局技术中试基地,建设武汉光电器件产业园、武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青山国家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汉阳国家级市区共建孵化器产业基地等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科研基地。

  完善科、工、贸一体化的新型科研机制,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形成完善的科技研发、交易体系。

  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城市医疗服务水平,突出我市在中部地区的医疗中心地位。结合外围新区的开发,在四新地区新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在南部新城组群、西部新城组群和东部新城组群各新建一所二级综合医院。

  完善全市医疗应急保障能力。结合武汉两江三镇的地理特征,在武昌地区和汉阳地区新建两所血液分站,具备血液采集、分离、储存、供应等功能。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在汉阳地区和东部新城组群各新建一所急救分站。按照急救半径5公里,应急反应时间10分钟的要求,在主城区现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合作新建7个急救站,在远城区6个区中心医院和区辖15个中心卫生院建设21个急救站。

  推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网。重点提升乡镇卫生院的医疗预防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水平。按照“一村一室”的要求,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所卫生室。

  建立保障方式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援助力度。至2010年,武汉城市养老机构床位数量达到每百名老年人1张,农村乡镇敬老院覆盖率达到90%。

  在主城区和各远城区城关镇进一步建立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保障服务点,在武昌和汉阳规划新增2个大型市级养老院,用地规模分别为5—10公顷。

  选址建设市流浪儿童救助中心;新建市“三无”残疾人养护中心;新建市级国办示范福利院;建1所儿童福利院;搬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按照三级乙等医院标准改扩建市优抚医院;在汉口火车站附近选址建设市级备灾中心,用地规模为0.5公顷;实施汉口、青山殡仪馆搬迁工程。

  充分发挥武汉滨江滨湖、拥山抱水的优势,整合山水林资源,保护历史风貌,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景观。加强山体湖泊的保护,提高绿地覆盖率和城市森林覆盖率,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创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坚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与自然生态复合发展的模式,加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治理,努力维系武汉发展的自然生态安全格局,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务求实效,逐步提升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规划至201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市域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河湖保持现状25%的水域面积不变。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主城区交通干线)水环境

  合理调整水系网络布局,促进江河湖泊的有机连通,保护城市滨水景观。推进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汉阳六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启动“武昌大东湖水系”水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建设,全面推进主城区湖泊的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南湖、沙湖、后襄河、墨水湖、南太子湖和湖等湖泊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强沉湖、涨渡湖、梁子湖等重要湿地保护工程,继续实施两江四岸及东湖综合整治工程。

  加快主城区园林绿地建设和绿地的合理分布,继续推进“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等4大工程。以武汉动物园改扩建为基础,扩大建设墨水湖公园。建设王家墩、南太子湖及汉水乐园等市级大型公园;建设后湖公园、白沙洲江滩公园、黄孝河公园等若干中型城市公园。实施解放公园、青少年宫、龟山公园、蛇山公园等绿化改建工程。

  加强人工造林、防护绿化和森林绿化的建设,实施道路绿化和岸线绿化。完成中环线绿化隔离带、城区铁路沿线绿化隔离带、外环线环城森林生态改造工程和木兰生态旅游区道路和盘龙城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木兰山、青龙山、龙泉山、将军山、嵩阳山、九真山等风景旅游区和森林公园的整合改造。

  近10年来,我市大力拓展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新建了发展大道、长丰大道、友谊南路、京汉大道、香港路、后湖路、墨水湖北路、琴台路、罗七路、友谊大道、关山二路、关凤大道等一批城市干道以及中环线西南段、京珠、沪蓉高速公路绕城公路东北段等干线公路,新增了白沙洲、军山2座长江大桥和晴川桥、月湖桥、长丰桥、蔡甸桥4座过汉江桥梁,并对中山大道、沿江大道、建设大道、汉阳大道、关山一路、东湖环湖路、武珞路、和平大道等现有干道进行了综合整治。

  这些项目的实施完善了城市道路骨架,优化了交通环境,有效推动了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 2004年年底,我市城市道路2161公里,道路总面积为3569万平方米,市域公路网总长502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7公里、等级公路403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58.8公里/百平方公里。

  10年来,新建了汉阳客运中心站、舵落口货运中心、阳逻集装箱码头、城市公交站场等一批城市大型客货运枢纽,水运全面复苏,客货运量上升,2004年客运量达12886万人,客运周转量317亿人公里,货运量达1.7亿吨,货运周转量835亿吨公里,城市公交线倍,建成了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取缔了正三轮摩托车, 2004年,我市共有公交线条,运营线公里,常规公交年客运总量约10.3亿人次。

  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管理手段、技术已在我市运用,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和电子眼、电视监控系统,主城区大部分交叉口实现了灯控和渠化,内环线初步取消了红绿灯,城市的交通可达性得到明显提高。

  目前主城区平均车速不断下降,交通阻塞日趋严重,过江交通量增长迅猛,桥梁负荷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城市机动车以每年20%速度增长。

  目前,武汉三镇路网结构依然存在汉口地区垂直于长江通道不足、武昌地区支路网严重缺乏、汉阳地区结构单一的问题,后湖、四新等新开发地区路网严重不足,城市环线和过境通道未完全形成,大量过境车流和进出城车辆从主城区内部穿越,加大了城市道路压力,都市发展区城市道路与公路系统功能混淆,公路网则存在高等级公路里程少、公路网密度低等问题。

  与交通配套的物流、货运发展严重不足,公共客货运市场存在无序运行、恶性竞争、管理混乱、缺乏规划等不足之处,水运发展已落后于南京、重庆等同类港口。城市公交客运量虽有所回升,但公交线,主城区线路过密,外围城区存在空白,轨道交通仅实现“零”的突破,规模太小,急需建设过江轨道交通解决城市客运瓶颈,城市对内对外交通的衔接依然不畅。

  充分发挥武汉的区位与交通优势,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多层次交通需求为目标,构建安全便捷、公平有序、低耗高效、舒适环保的综合交通系统,提升城市对外交通功能。优化城市交通网络,加强轨道交通建设,确立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建设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的道路系统,促进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协调发展。

  至2010年,初步形成高效、便捷、开放、区域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基本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行智能化、安全与环境效益最优化,满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生活质量改善需要,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完成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武汉火车站、武九电气化改造、武康增建第二线、武广客运专线、郑武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汉北编组站和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建设;改扩建汉口站、改造武昌站为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续建武英、武麻、汉孝、武荆、汉蔡、汉洪、青郑、武鄂、城市外环和大广高速公路武汉段等10条高速公路,总里程308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里;新改建一般公路干线人以上的自然村(湾)公路4800公里。

  完善公路客货运设施建设,配合武汉火车站建设和武昌、汉口火车站改造,布局青山、汉口、武昌公路客运中心,新建新荣村、古田、关山、青菱、永安堂客运枢纽站,搬迁新华路长途客运站,汉正街客运站随汉正街批发功能西移逐步迁至古田。新建、续建刘店、蔡甸、郭徐岭、张家湾、郑店、关山、阳逻货运枢纽站。

  新建、改建阳逻、汉阳、沌口、林四房、北湖、武钢工业港等港区,基本实现集装箱、石油及液化气、矿石、煤炭、汽车滚装等专业化和机械化,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基本框架。

  完成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区域性快件集散与分拨中心建设;拓展武汉航线,形成国内直达航线、国内经停航线和国际航线构成的干支结合的航线)城市交通

  继续畅通一环、建设二环、建成三环,新建、改造拦江堤大道、金桥大道、解放大道上延线、解放大道下延线、郭琴路、珞狮南路、文化路、武咸路、中北路延长线、雄楚大街等放射路。新建、改建南泥湾大道J9.com、梅子路、复兴路、武青四干道等37条主次干路。完善建设王家墩、后湖、武汉新区、谌家矶、北湖等区域道路网络。改善拥堵路通条件,配合环线及放射路建设,新建、续建付家坡、梅家山、新墩、常青、姑嫂树等40余座立交。

  建成青岛路隧道、天兴洲长江大桥,建设二七路、古田桥等过江通道工程。启动杨泗港过江通道和马鹦路过江通道前期工作。

  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号线一期工程,开通港桥头至武昌火车站、王家墩至付家坡、竹叶山至岳家嘴、武汉体育中心至汉口火车站4条公交快线。新建邓甲村、庙四湾、关山、白玉山4座保养场。改建汉口火车站、古琴台、武昌火车站、鲁巷4座大型公交枢纽站,新建循礼门、新荣村、王家墩、武汉火车站、三层楼、付家坡、岳家嘴等7座公交大型枢纽站。新建三金潭、滨江苑、武汉体育中心、永安堂、大堤口、洪山广场、大彭村、青菱等8座中型公交枢纽站。新建太平洋、利济路、后湖、黄浦路西、罗家港、梅子路等6座小型枢纽站。新建、续建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18座。

  以内环线内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商业区、办公区停车场建设为重点,建设公共停车场(库),至2010年,主城区提供公共停车泊位7—9万个。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但仍然存在与快速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的若干问题。

  (1)城镇供水能力总体满足实际需要并有部分富裕。我市目前主城区集中供水能力达到360万吨/日,远城区为67.8万吨/日(不含村级简易水厂);主城区供水面积为437.5平方公里,供水管网总长为5039千米,远城区分别为1044.3平方公里和1182.25千米。实际最高日供水量主城区和远城区分别为230万吨/日和30万吨/日。

  (2)集中供水普及率稳步提高。我市主城区供水管网普及率为100%,远城区为60.4%。但主城区二次供水管理问题仍未根本解决, 45%以上的乡镇水厂工艺简单,供水水质难以达到相应标准。

  (3)湖改江工程全面完成,白沙洲水厂扩建到70万立方米/日,东湖、团山两水厂逐步关闭,武昌东部地区用水水源水质得到改善。

  (4)城市空间实现跨越行政区拓展,但由于传统供水系统的地域分割,导致供水系统不能实现互连互通,供水安全保障系数较低。特别是东西湖水厂和白鹤嘴水厂,琴断口和沌口水厂,白沙洲水厂和庙山水厂,余家头水厂和港东水厂,各系统供水范围基本实现连片发展,但供水系统仍不能相互支持。

  (1)“十五”期间主要建设了新生路泵站和鹦鹉湖泵站,扩建了塔耳头泵站,配套建设了沙湖中南一路地区、古田地区、晒湖地区和后湖部分地区排水管网,解决了中南一路和晒湖地区长期易渍水的问题,缓解了古田地区渍水矛盾,推进了后湖地区发展。

  (2)“十五”期间随着旧城道路改造,配套实施了若干排水管道,但由于未能完善排水系统,其效益尚未充分发挥。由于新城区建设加快,而应同步实施的排水系统工程建设滞后,特别是汉口黄孝河、机场河系统和武昌罗家港系统,影响上游老城区雨污水的及时下泄,客观上降低了旧城区排水标准,形成若干新的易渍区。

  (3)湖泊调蓄与渔业养殖、湖泊景观的矛盾加剧,湖泊调蓄难以实现,严重影响城市排水,导致达到排水设计标准的地区仍然存在渍水问题,徐东路沿线、解放大道台北路沿线和古田地区尤为突出。

  由于1998年特大洪水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城市防洪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长江、汉江干堤加固,对天兴洲等民垸实施了平垸行洪,目前,长江、汉江干堤已全部达标,长江主城区段江滩改造已完成过半。但防洪体系中连江支堤的达标任务还很繁重,分蓄洪区安全建设依然严重滞后,除杜家台分蓄洪区安全体系在缓慢建设中,其他4个分蓄洪区安全体系尚未开始,分蓄洪任务难以按计划实现。

  (1)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严重落后于经济建设。“十五”期间随着世行、亚行、波兰政府贷款污水项目的建设和完成,我市污水处理能力由5万吨/日上升到79万吨/日,但37%的污水处理率仍然低于全国同类城市41.4%的平均水平。目前在建污水处理厂(系统)有3座,在实施扩容或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厂2座,全部完成后污水处理率将提高到约70%。

  (2)污水管网系统建设严重落后于处理厂建设,旧城分流改造和新区分流建设都未能按规划同步进行,导致规划分流地区合流化。而长期污水污染物沉积又导致降雨时集中进入湖泊水体,对水质和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1)武汉电网是湖北电网乃至华中电网最大的供电枢纽和负荷中心,用电负荷占湖北省的四分之一强。2004年最大供电负荷为389.7万千瓦,“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率为6.94%, 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为185.58亿千瓦时,“十五”前4年年均增长率为9.24%。

  (2)我市电力供应主要来自汉川电厂、阳逻电厂、青山电厂及500千伏凤凰山、玉贤变,并向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和荆州等地转供电力。市域内现有阳逻电厂等10座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95万千瓦,年发电量127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71%,接受外部电量占29%。我市现已形成“凤凰山—花山—阳逻电厂—岱家山—舵落口—玉贤变—郭徐岭—关山—凤凰山”的220千伏双环网络,接受分配发电厂和凤凰山、玉贤500千伏变电站电力。

  (3)“十五”期间我市基本完成农网改造,实现了城乡电网同网同价,但城网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主城220千伏变电站建设由于拆迁和征地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计划推迟。

  (1)目前,全市的生活垃圾全部通过填埋处理,城区周边的5处垃圾填埋场承担着全市生活垃圾的消纳任务,总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左右,垃圾无害化处置能力约为3000吨/日,垃圾处理量约为5600吨/日,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为60%。

  (2)垃圾处理无害化程度低。主要由于建设资金的限制,我市现有的几处垃圾处理场建设水平达不到卫生填埋的标准;加上运行经费有限,影响规范操作,造成环境影响比较严重,尤其水污染问题突出。垃圾处理技术落后,结构单一。目前我市的垃圾处理方式全部是填埋作业,其中仍有两处垃圾处理场(紫霞观、岱山)为一般填埋,垃圾处理技术的落后既造成环境污染,也与我市的城市地位极不相称。为实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应推广先进的卫生填埋技术,逐步发展技术含量高、应用前景广阔的焚烧技术、堆肥技术以及结合垃圾分选回收利用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处理垃圾。同时,现有大部分垃圾场容量有限,服务年限只有2—3年,封场后急需新的垃圾处理场。

  (1)“十五”期间我市共建设完成5个公安消防站。全市现有27个公安消防站,其中汉口11个,汉阳2个,武昌8个,汉南纱帽镇、蔡甸区城关、江夏纸坊镇、新洲区城关、黄陂区城关、东西湖区城关各有一个。

  (2)尽管近几年主城区消防站建设力度较大,但仍显数量不够。主城区按照建成区393平方公里计算应建56个消防站,现有21个仅占应建数的37.5%,每个消防站平均责任区面积为18.7平方公里(国家标准为4—7平方公里),不能保证消防车5分钟之内到达责任区边缘的要求。尤其在主城区的新建区、城郊结合部和市域重点镇,城市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但都没有建设消防站,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出口加工区)、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后湖地区及南湖花园地区等。加强消防站少。主城区仅有唐家墩一个,不能满足扑灭城市特大、恶性火灾的需要。绝大多数消防站占地面积偏小,城区已建成的15个消防站,平均每个消防站用地面积为4369平方米,开展常规的消防基本功训练较为困难。

  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到规划期末,形成功能齐全、高效安全、节能环保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系统,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又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打破行政区界限,探索厂网分离管理和运营,在都市发展区逐步推进供水区域一体化,建设汉口、汉阳、武昌等3片区域集中供水管网,阳逻、蔡甸和纱帽近期完善独立供水系统,并为远期分别纳入汉口和汉阳供水系统预留管网接口。

  扩建堤角、沌口、白沙洲、纱帽、蔡甸、阳逻等水厂,新建化工新城水厂,启动梁子湖水厂建设。配套建设后湖、宋家岗、梅子路、三环路、流芳、常福等6座给水加压站。

  外围地区新扩建服务区域的乡镇水厂28座,主要有泥河、梅店、夏家寺、索河、水洪、山坡、法泗、西湖、李集和辛冲等水厂,并通过乡镇水厂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供水管网,提高农村地区供水水平。

  维持现有排水系统格局不变,提高排水设施的能力,加强骨干排水工程的更新改造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对新拓展地区要同步建设相应排水系统,城市一般地区排渍能力达到暴雨重现期1年的标准,下穿立交和地势低洼地区达到3—10年标准,排涝标准结合区域产业、周边地势与建设情况综合确定。

  (1)加快区域性排水系统建设,提高泵站出江能力。实施汉口东西湖“三闸”地区、汉口后湖地区、武昌白沙洲地区、汉阳曹家碑(赫山)地区、鹦鹉洲地区、四新地区、杨春湖地区、罗家路地区排水系统工程。新建谌家矶、四新、杨泗港、工业港和倒口等泵站,扩建改建常青、后湖、罗家路、汉钢西、黄浦路、兔子咀、民生路和下新河等泵站。

  (2)综合治理黄孝河、机场河、三闸连通渠、巡司河、罗家港、青山港、沙湖港、东湖港、南湖连通渠,提高渠道过水能力,改善渠道及周边环境。

  (1)加高加固支流堤防,实施府河左岸、滠水、举水、沙河和金水堤防加固工程。

  (3)完善杜家台安全体系建设,新建邓家口、水洪安全区围堤,加固分洪道堤防并进行洪道整治。启动武湖和涨渡湖分蓄洪区安全体系建设。

  (4)进行水库出险加固工程,实施夏家寺、院基寺2坐大型水库和新洲毛家冲、黄陂吴家寺等8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

  改扩建黄浦路、二郎庙、龙王嘴、南太子湖、沌口和汤逊湖等污水处理厂,续建三金潭、汉西、黄家湖、落步咀、纸坊、阳逻污水处理厂,新建北湖、化工新城、黄金口、梁子湖(豹澥)、蔡甸、纱帽、前川、盘龙城、邾城、阳逻等污水处理厂,使我市二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4万吨/日。

  重点完成后湖地区、王家墩地区、金银湖地区、四新地区、环沙湖地区、杨春湖地区、白沙洲地区、南湖地区、黄金口地区、盘龙城宋家岗地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建设。实施南湖、墨水湖、水果湖及茶港周边地区污水分流工程。

  到2010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

  建设500千伏汉口变电站和武东变电站,初步形成鄂东500千伏双环输电网络。建设阳逻、东西湖、何湾、化工城、龙泉、金口、汉南、常福、乙烯专用变、玉带门、德胜塘、王家墩、七里庙、鲇鱼套、沙湖、北洋桥等16座220千伏变电站;将110千伏先锋变电站升压为220千伏变电站。改扩建江滩、岳府湾、展览馆、民生、李家墩和锅顶山等220千伏变电站。在主城区建设新建或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60余座。

  实施天然气管道长江穿越工程,完成沿中环线高压环网建设,建设北部新城组群、江夏、蔡甸等区域高压管道;实施城市外环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期工程,完善和改造城区配气管网;完成武昌焦炉气供应区域天然气置换;建设33处天然气汽车(CNG)加气站。

  按照旧城区逐步还请欠帐、新区同步建设的原则配建消防站。规划至2010年,全市建设12座消防站,其中主城区建设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湖、南湖花园、八坦路、武重、汉阳新五里和谌家叽等7座消防站,远城区建设黄陂长岭、黄陂宋家岗、东西湖金银湖、新洲阳逻和江夏庙山等5座消防站。

  随着城市空间拓展和原有垃圾填埋场逐步达到使用期限,结合城市发展方向重新构建都市发展区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系统,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城市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工作。

  (1)建设陈家冲卫生填埋场和锅顶山、群力村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规模达到7300吨/日。在主城区建设10座中型垃圾转运站。

  (3)新、改建公厕500座,使全市公厕布局和数量逐步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和适应城市发展需要。

  旧城区是指1980年代前武汉三镇的城市建成区,主要位于二环线以内和堤角、古田、关山、青山等地区,面积共177平方公里。

  旧城更新以“保护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为目标,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改善旧城的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开辟绿化空间,增加停车和道路设施,实施功能置换和环境整治,疏解人口密度,焕发旧城活力。规划至2010年,完成对主城区危险品仓库和古田等有污染的化工区的搬迁工作,基本完成主城区177平方公里的旧城改造和中央活动区内的“城中村”改造工作。

  旧城更新按照“成片规划、分类改造、渐次推进”的原则,明确划分保护性修建、整治性改造和成片拆除重建的区域并相应采取不同的改造措施。危旧房改造最小开发单位不少于2公顷,其中危房比例不低于40%。

  对各级、各类保护区及历史保护建筑应采取保护性修建措施。按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以维修改造或功能置换为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实施保护性的修缮。

  对大多数房屋状况良好,市政设施配套情况基本满足,且危旧房建筑密度较大、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应采取整治性改造措施。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活动空间,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排除危房,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对于危房比例超过50%以上、房屋破旧、环境质量差、市政设施配套不足的区域,应成片拆除重建,进行规模化的集中成片更新改造。

  江汉关片、汉正街片、南岸咀片、首义片和归元寺片的旧城更新,应严格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进行保护性更新,鼓励发展适宜旧城传统空间肌理和尺度的文化、旅游职能。

  永清片、积玉桥片和月亮湾片旧城更新必须确保大型区域性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需要,并控制面江的开放空间和绿化走廊,确保滨江岸线的公共性,塑造滨江滨湖城市特色。

  中央活动区的其他11个区片的更新,主要采取整治改造和成片拆除重建的方式进行。古田、青山、关山三大组团,要考虑传统工业文化的展现和延续,优先确定需要保护街区和厂区,进行保护性修建。

  武汉市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物类别齐全,尤以革命遗址和近代优秀建筑为胜。

  抢救珍贵文物古迹及历史建筑,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继承优秀历史传统,发扬城市文化特色。注重系统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自然景观的保护利用以及城市景观特色创造的关系;重点保护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革命史迹、文物古迹及周围环境,传统风貌较完整、历史特征明显的历史地段及历史文化街区,体现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和自然山水特色的城市风貌保护区,独特、优美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城市形态。建设既具有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地方特色,又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市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290处,包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其中市级以上178处,包括国家级13处、省级64处、市级101处。保护建筑88处,包括我市公布的一级优秀历史建筑17处和二级优秀历史建筑71处。在目前初步认定的160处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我市将进一步做好发掘和认定工作。

  对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必须按照划定的紫线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依法妥善保护、合理利用。文物保护单位应遵照《武汉市文物保护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保护范围原则上在文物保护单位的边界线米以外的地带划定,建设控制地带原则上在距保护范围的边界线米以外的地带划定。

  加强地下埋藏文物的调查、勘探、鉴定和保护工作,对于地下埋藏文物较为集中的区域应划定地下文物埋藏区予以整体控制和保护,坚持先调查勘探、制订保护方案,后进行建设的原则。

  将历史遗存较为丰富、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密集、文物古迹较多、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完整、真实地反映武汉历史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地区划定为历史地段,分别为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昙华林片、洪山片、珞珈山片、青山“红房子”片等10片,其中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等5片拟申报历史文化街区予以重点保护。为保护这些历史地段传统风貌和空间形态,新建建筑在高度、形式、体量、色彩、功能等方面将予以严格控制,保持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精华。

  旧城风貌区为反映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和城市传统风貌的区域,包括汉口原租界风貌区(北至三阳路,东至沿江大道,西至解放大道,南至前进四路,面积约3.5平方公里,以商业与金融办公功能为主要特色)、汉正街传统商贸风貌区(东至友谊南路,西至桥口路,南至汉水,面积约1.5平方公里,以商业功能为主要特色)、汉阳旧城风貌区(北至汉阳大道,东至长江,西至动物园路,南至拦江堤路,面积约1.8平方公里,以文化及居住功能为主要特色)、武昌旧城风貌区(包括中山环路以内的武昌旧城地区,面积约7.3平方公里)等4片。

  旧城风貌区应重点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历史延续性,合理划定风貌协调区,调整用地功能,控制人口规模。旧城风貌区内要保护历史建筑风格,控制新建建筑形式,其风格要与整体风貌保持协调,原则上不得改变原有道路格局,并保留原地名、街名。注重突出历史遗存的展示功能、观赏功能和现代使用功能,在整体格局上体现出城市特有历史风貌。

  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地方民俗、民间文化、传统节日、传统艺术、工商名品等加以保护。以楚文化、知音文化、首义文化、汉派文化、木兰文化、近现代工业文化、三国文化等为重点,加强对体现城市发展历史的传统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利用,恢复和保护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建设一批供市民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焕发历史文化名城活力。

  加大重点新城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国家级重点镇和省级重点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地区深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现代化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生态农业转变、村湾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不断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发达、农民富裕。

  把城市建设、人口和产业布局的重点由主城区向外围转移,结合国家公路主干线、铁路和港口,积极促进外围新城和重点镇的发展。按照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建设阳逻、吴家山、常福、北湖、纸纺、邾城、蔡甸、前川、纱帽等9个新城。根据目前的建设条件和城市发展实际需要,近期新城建设的重点为阳逻、北湖和常福。

  阳逻要全面推进武钢钢材深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发挥其高效便捷的水、陆、铁、空交通枢纽优势,形成一个现代化外向型港口工业新城。北湖要全面启动80万吨乙烯建设工程。常福应抓住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出口加工区)扩区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紧邻京珠、沪蓉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机械、电子工业、汽车及与其相关配套产业。

  军山、五里界、左岭、新沟、流芳、金口、武湖、奓山、走马岭等省级以上重点镇,应充分利用自身发展基础和政策支持优势,加快发展。至2010年,镇区人口分别达到3—5万,具有一定产业集聚能力和经济辐射能力。集中建设新沟、侏儒、永安、大集、湘口、乌龙泉、安山、长轩岭、姚集、祁家湾、六指、汪集、仓埠、双柳、旧街等一批中心镇,形成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

  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为主线,按照“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四到家园”标准,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区域特点,因地制宜地推动农村居民点建设:在城镇建成区内,坚持统一规划、整体改造、综合配套的原则,逐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在规划城镇发展区内,实施农村居民点社区化建设;在农业生产区内,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适当进行布点调整,有重点地推动中心村建设;在生态保护区和风景区内,鼓励和推动农村居民点的整体外迁或适度归并。

  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通过农村土地整理、撤村并点和闲置宅基地的复垦,促进农村居民点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心村人口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人,基层村一般不小于300人。中心村、基层村用地规模按人均90—120平方米控制。

  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民技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完善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在广大农村地区实施“通路、通水、通电、通信息,改水、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形式”工程,逐步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强防洪、排涝等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全面提高农田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农村生产条件。

  以防治水土污染和水土流失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村湾道路绿化,大力发展村湾经济林,建设农田林网,发展绿色产业基地,实施村、宅、路、水四旁绿化。

  建立永久性的基础农业发展区。以农业生态发展区内的平原、丘岗地区为重点,在黄陂中部、新洲中部、东西湖中西部、蔡甸西南部、汉南大部等地区,推行农业机械化和标准农田建设,发展高效水产养殖业,形成现代化的基础农业发展区。保证基本农田的规模和质量,保障一般农田空间,推进土地复垦整理。

  现代生态农业区。高标准建设武湖生态农业园、洪北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邓南农产品加工园、双柳都市农业园、东西湖西南部现代设施农业区等农业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籽种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等高效农业,形成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贸易、科研成果孵化、科技示范、休闲观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绿色园艺农业区。在江夏流芳、纸坊、郑店、五里界一带,建设名优苗木花卉及观赏盆景生产基地和经济林(果茶)生产基地。以洪山菜薹开发和休闲渔业为核心,联合与其条件相近的洪山区洪山乡、九峰乡、花山镇及江夏区大桥镇等地区,建设集生产、科研、加工、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农业园。

  集约化畜禽养殖区。在外环线以外地区,以东西湖、黄陂、蔡甸、汉南等区为主建设奶牛养殖区,以江夏、黄陂、汉南等区为主建设生猪养殖区,以新洲、江夏、蔡甸等区为主建设家禽养殖区,原则上不得在外环线以内发展畜牧养殖业。

  名特水产养殖区。以江夏区梁子湖、汤逊湖、牛山湖、鲁湖等湖泊以及东西湖辛安渡、东山农场等地区为主体,建设集名特水产养殖、苗种繁育及名特养殖、科技示范、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水产养殖基地。

  农业休闲生态旅游区。以6山(嵩阳山、九真山、木兰山、素山寺、青龙山、将军山)、4湖(木兰湖、汤逊湖、金银湖、沉湖)、6区(南湖度假旅游区、道观河旅游风景区、汤逊湖度假旅游区、索河野生动物游览区、东西湖观光农业区)和1园(武湖生态农业园)为依托,连通若干个农业庄园、垂钓园、农业主题公园、科普园、民俗村等农业景点景区,建设观光生态农业旅游线。

  建立与武汉全市城乡协调发展相适应的城乡规划体系,完善总体规划以下各层次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对下层次规划的指导。滚动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明确各阶段规划实施的重点和建设时序。继续推进城市重要地段的法定图则编制、公示与管理。

  加强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建设,健全规划实施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管理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根据城市绿线、紫线、黄线、蓝线、红线等“五线”管理办法和武汉市“三边”管理规定,通过立法程序,制订“五线”、“三边”管理条例。

  健全城市规划实施监督制度。加强规划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城乡规划及其实施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市人民的规划意识,提高遵守、维护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共同推进规划的实施。

  建立重大问题的专家论证制度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公示与听证制度,积极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加大对违法建设行为的查处力度。

  发挥各级人大在城市规划实施全过程中的监督作用,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对城乡规划实施社会监督的机制。

  建立起规划实施的年度评价体系。依据规划对人口、用地、交通、环境、资源等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价,编制规划实施白皮书,确保政府对规划实施的动态掌握和调控。